
過完年了,來聽聽另外一首合唱經典。
阿萊格里 (Gregorio Allegri, 1582 - 1652),
義大利作曲家,
師事於之前提到的文藝復興大師,
Palestrina的好友,
Giovanni Maria Nanini。
他授職於Fermo的大教堂,完成了許多作品,
受到當時的教皇Pope Urban八世注目,
於梵蒂崗的西斯汀禮拜堂 (Sistine Chapel) 任職。
在Wiki上查到他的作品很多,
包括了許多經文歌以及器樂作品,
但是就現在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還是當屬今天所要介紹的《求主垂憐》(Miserere)。
這首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 (Renaissance) 的合唱經典,
其實寫作時間已是巴羅克 (Barroque)。
此曲為九聲部無伴奏合唱,
兩個合唱團一為主旋律一為裝飾旋律搭配演唱,
乾淨簡單的旋律線條,清晰的讓聆聽者可以仔細的抓到每句經文,
而空靈的合聲,更讓聆聽者可以油然的產生感動以及崇敬。
《求主垂憐》為西斯汀教堂 (註一) 每年在復活節前一週 (Holy Week) 時必演唱的作品,
至今仍是。當時的梵蒂崗視其為不傳秘曲,禁止將此曲複製外傳,
而當時十四歲的音樂神童莫扎特,在一次聆聽之後,
以過人的記憶能力,將此曲盜版給A了出來,
如同黃蓉她娘將九陰真經給背出來一樣,
史上因盜版而響譽國際的最佳典範。
這次放上我最喜歡的版本,由泰利斯學者合唱團 (The Tallis Scholars)演唱。
在聽聽這曲子之前,先把歌詞放上,
歌詞源自於詩篇第51首(羅馬天主教編號50),
歌詞很長,當初在金穗合唱團唱這首時舌頭都快打結了。
註一:西斯汀禮拜堂有兩幅註名的鉅作,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
外加者個梵蒂崗博物院(西斯汀就屬於其中)的有拉斐爾的一個鉅作《雅典學院》,
可見得這個禮拜堂的重要,也可見得這曲子的偉大。
創世紀 |  |
(中間的一格有沒有很常見)  |
最後的審判 | |
雅典學院 | |